【审议结果】深交所2023年第21次上市审议会议结果

证券要闻 2023-04-15 11:43:12本站西点财富报

2023 年 4 月 13日,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21次审议会议,会议审议情况公告如下:

一、审议结果

(一)矽电半导体设备(深圳)股份有限公司(首发): 符合发行条件、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。

(二)成都裕鸢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(首发):不 符合发行条件、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。 

二、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 

(一)矽电半导体设备(深圳)股份有限公司

 1.客户重大依赖问题。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,报告期内, 发行人对三安光电、兆驰股份合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例分别为 44.56%、25.52%、60.26%,合计销售毛利占比分别 为 41.05%、25.63%、57.61%;其中对三安光电销售收入占营 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0.33%、25.00%、51.85%,销售毛利占 比分别为 30.52%、25.52%、51.60%。发行人向三安光电销售 产品的单价整体低于向第三方的销售价格,向三安光电销售晶粒探针台的毛利率高于同期该类产品销售毛利率。2020 年 9 月,三安光电董事长林志强、兆驰股份董事长之女顾乡以增 资形式入股发行人,分别持有 2.40%和 1.74%股权。 请发行人:

(1)说明林志强、顾乡入股发行人的原因及 商业合理性,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;

(2)说明对三安光电、 兆驰股份销售价格的公允性;

(3)说明对三安光电重大依赖 的合理性,对其销售是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,发行人是否 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获取业务的能力;

(4)结合 2022 年消费电 子行业整体下行、市场开拓情况、下游客户资本性投入规划等,说明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。同时,请保荐人发表 明确意见。 

2.实际控制人问题。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,何沁修、王 胜利、杨波、辜国文、胡泓五人为发行人共同实际控制人, 合计控制发行人 67.99%的表决权。自 2004 年 8 月至今,五人 持股比例始终相等。五人分别于 2017 年 9 月、2021 年 8 月签 署了《一致行动协议》和《一致行动协议之补充协议》。 请发行人:

说明何沁修等五人重大经营决策始终保持一 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,以及维持控制权稳定的具体安排。同 时,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。 

(二)成都裕鸢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 

1.成长性问题。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,发行人主要从事 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务,收入主要来自于军品业务的机体 结构 件产品。 报告期内, 发行人主 营业务收入 分别为 14,328.79 万元、20,100.21 万元、22,936.35 万元。机体结构件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7.82%、65.89%、 66.28%,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460.20%、59.87%、14.79%。我 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以主制造商内部配套企业为主,2021 年发行人在该市场的占有率为 0.11%。 请发行人:

(1)说明2020 年机体结构件产品收入大幅上 升的原因及合理性,未来是否存在收入下滑风险;

(2)结合市场空间、行业竞争格局、发行人竞争优劣势等情况,说明 主营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,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。同时,请 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。

 2.客户重大依赖问题。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,报告期内, 发行人对中航工业下属 A01 单位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比例分别为 59.71%、68.25%、70.43%,从其获取的订单金额 分别为 14,102.63 万元、30,243.63 万元、2,420.57 万元。 2021 年和 2022 年发行人收入增长较快主要系A01单位订单增 长所致。2017 年 3 月,中航工业控制的中航信托通过空空创 投及兆戎投资间接入股发行人,同月发行人业务转型。2018年 8 月,发行人开始与 A01 单位合作。 请发行人:

(1)说明发行人对 A01 单位销售收入大幅增 长的原因及合理性,是否与中航工业间接入股相关;

(2)说 明对 A01 单位是否存在重大依赖及其合理性,对其销售是否 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,发行人是否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获取业 务的能力。同时,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。 

3.研发能力问题。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,发行人根据自 身科研生产能力承接科研件试制任务,承担科研试制任务的供应商在未来批产业务的承接中更具稳定性。报告期内,发 行人科研件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 28.26%、19.72%、17.87%。 2020 年 6 月,科研件重要客户中国航发 B02 单位和 B04 单位 变更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后,发行人来自前述客户的科研项 目收入规模及毛利率均出现较大幅下降。报告期内,发行人 研发费用率和研发人员占比等指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,研 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分别为 57.34%、60.72%、68.54%。 请发行人:

(1)说明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逐年上升 的原因及合理性;

(2)说明研发费用率和研发人员占比偏低 的原因及合理性,发行人是否具有较强创新能力;

(3)结合 业务资质认证、在手订单、参与招投标等情况,说明科研件 收入占比逐年下降的原因,是否具有成长空间。同时,请保 荐人发表明确意见。